|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两大利空消息的沉重打击,全国生猪产业连翻下挫,步入漫漫“熊途”。作为生猪养殖大市的简阳,没有“空仓”而逃,而是运用科学理念、技术手段和政策扶持,苦练内功,确保全市养殖户在生猪产业“熊市”中盈利。 “抱团做庄” “三级良繁”夯实基础
组建生猪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户“抱团取暖”、抗击“熊市”的有效组织形式。专合社通过股份制合作、订单契约、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价外补贴、按股分红等方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既能有效调动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又能降低市场风险。在此基础上,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把企业与广大养殖农户对接起来,积极构建生猪“三级良繁+合作社”生产体系,以主线式布局、组团推进方式,初步形成了以坛罐、玉成等12个乡镇为核心区的三级良繁体系板块。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猪业专合社195个,发展社员12000多户,生猪三级良繁体系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创新机制 “主力、散户”均能获利
探索创新“六方合作+保险”现代畜牧业发展机制,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饲料加工企业和种猪场纳入政策粮食储备计划,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低息贷款和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提供的信用担保,并向农户赊销、配送优质饲料和良种仔猪。合作社农户按标准化要求饲养达到出口标准的商品肉猪,按订单交售肉食品加工企业。肉食品加工企业优价收购农户出栏生猪并代扣饲料和种猪款。财政、企业、农户三方出资建立养殖风险基金,由合作社统一管理,保险公司对合作社农户养殖的生猪实行保险。目前全市参与“六方合作”农户38867户,种猪企业12个,饲料企业8个,乡镇51个,村123个,社613个,构建了涵盖生猪养殖、饲料和兽药生产、屠宰加工相互配套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壮大“龙头” 紧跟“庄家”好谋利
以全国新农村百强示范企业——五友集团公司中小板块上市和日产40吨即烹即食肉食品深加工项目、华海熟食品加工园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大力打造畜产品品牌,走外向型发展之路。积极实施省委、省政府“1000万头优质生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项目,加快318线、简三路、简云路等区域优质生猪基地建设。目前,全市涌现出了一批以瑞益、川娇为代表的养殖型龙头,以精华、乾坤为代表的饲料兽药生产型龙头,以五友为代表的养殖加工型龙头,现有年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3个,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个,万头规模猪场28个,3000头规模猪场66个。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市18万户农户发展生猪生产。今年已新建原种猪场1个,LY母猪场30个,力争带动1200户农户,达到产值1.85亿元,实现纯利3250万元,户均增收2万元。
多措并举 增强“多头”获利信心
采取六大措施应对市场短期波动,稳定养殖户信心。一是启动猪肉储备计划,由农发行发放贷款3600万元、五友公司实施猪肉储备2000吨,优先收购贷款养殖场、合作社和一体化会员单位的生猪,引导市内各猪肉加工企业增大加工量,增加猪肉储备。二是兑现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建圈补贴,力争在6月底前兑付新建成24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50%的财政补贴资金700万元,增加规模养猪场的流动资金。三是强化信贷支持,协调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生猪养殖场、生猪养殖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不断资金链。四是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抓住机遇购进优良种猪,淘汰品质不佳的种母猪,扩大优良种猪群。五是加快生猪补栏,引导各规模养猪场和散养农户加快生猪补栏工作,空圈率控制在10%以内,为下轮生猪价格上涨盈利做准备。六是搞好畜牧科技服务,组建800名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社、养殖大户,开展饲养技术、品种改良、疫病防控等技术服务。
紧扣环保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行养殖带种植模式,实行集约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对生猪实行分段管理、分区饲养,将猪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肥力更强的沼液和可供燃烧的沼气。按两头猪一亩地的标准建设特色种植业园区,用沼液灌溉施肥、沼渣改土,发展有机种植业。以两湖路、简三路和318、321国道为主线,以五友、瑞益、川娇、东湖、西南农牧等企业为组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发展“生态养殖+特色种植”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规模猪场和养猪合作社已建成特色种植园区16个,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