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多岁的小伙子像60岁的老人一样只知道存钱;50多岁的大妈却学年轻人把养老金拿来炒股。因为在自己的年龄阶段选择了错误的理财方式,不少市民感觉理财收效甚微。
家住常青花园的58岁刘女士颇有投资"勇气"。去年退休后,闲来无事的她看见儿子炒股赚了钱,也禁不住诱惑,把存折里仅有的7万多元养老钱拿出来炒股。
刘女士对炒股一窍不通,去年刚进股市时,都是听别人推荐买股,起初还赚了一点,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月股市开始下跌,刚开始总以为会反弹,就一直守着,可后来大盘一路下跌,几只股票平均被套30%左右,因害怕越套越深,只得忍痛割肉,短短大半年,损失2万多元。她说,就为这事,老伴和自己吵了好几次。
而家住武胜路的王胜今年28岁,参加工作5年,至今无房无车,目前只有1万元定期存款和工资卡上2000多元活期存款。年后刚把1万元存了定期。王胜有些汗颜。他说,其实自己收入不算很低,参加工作以来平均年薪也有四五万元,但平时花钱实在太没计划,而且从不理财,钱都在工资卡上存活期,花的多,剩的少。"要好好给自己规划一下理财方案,否则,这光棍还得继续打下去。"
在银行理财人士看来,不同年龄阶段,应选择不同的理财策略,而不能把一种理财思路贯穿始终。像王先生和刘女士这样都犯了理财大忌,在自己所处的年龄阶段,选择了错误的理财方式。
民生银行硚口支行CFP詹丹英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风险投资比例可参考"100年龄"的计算方式,年纪越轻,风险投资比例可越大。像王先生这样20~30岁的年轻人,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收入偏低,开销较大。这一阶段,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强,即使投资失败,也有足够时间站起来,在注重理性消费的同时,应多选择一些如股票、基金、黄金等高收益的激进型理财方式,还可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积累婚嫁准备金。
30~45岁处于家庭发展期,这一阶段多数人已结婚生子,房贷、子女教育压力较大,同时收入也会增长。这时,可适当购买基金、黄金、理财产品,但高风险投资的比例应降低,并通过基金定投、购买分红险等长期投资方式储备子女教育金,同时,这一阶段应加大保险投入,增加购买重疾、养老等保险。
45~55岁属于家庭成熟期,很多家庭在此期间会结清房贷、车贷,子女也已长大。这一阶段,股票、基金等风险投资比例应进一步缩小,可通过购买理财产品、黄金等抵抗通胀,保险投入也应保持,年缴保费可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20%。
55岁以后进入投资回报期,也是安享晚年的阶段。这一时期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减弱,可主要选择一些稳健型理财产品,或存款、国债,尽量回避高风险投资。同时,此前购买的养老保险开始返还养老金,大病医疗也有保障,也极大减轻了子女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