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4日清晨7点49分,一场大地震突如其来,美丽的玉树在瞬间遭受重创,无辜生命刹那间陨落。
灾情就是命令!当晚,简阳市人民医院24人医疗分队迅速集结,开往前线……
经过37个小时的颠簸,16日晚上8点,医疗分队终于到达玉树地震四川救援前方医院(四川省医疗卫生救援石渠中转点)。来不及休息,医疗组、护理组、感控和数据汇报组、后勤保障组立即投入到核查诊断、制订治疗方案、主持手术等救援工作中。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早一分钟到达,生命就多一线希望。接到命令后,我们根本没有多想,赶紧准备救灾工具,简单收拾一下行李就上路了,来不及给家人打电话。”医疗分队队长严震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显得特别动情。他说,抗震救灾是每个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海拔从几百米陡增到四千三百多米,队员们都有了明显的高原反应。“刚到石渠,我们都急着想去救人,可是刚跑没几步就气喘吁吁了,虽然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头昏脑涨、浑身无力。”谈起高原反应,严震直摇头。
石渠救治点虽然不是抗震救灾第一线,却是此次地震全国海拨最高的一个救治点。耳鸣、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折磨着队员们,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意志,队员们一面与高原反应搏斗着,一面有条不紊的开展救治工作。
4月17日晚,分队救治点收到一名妊娠合并阑尾炎的病员。手术必须立即施行,但是手术物资、麻醉人员、手术环境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与当地卫生局协调手术相关事宜的同时,队员们利用现有物资,将一次性换药包、清创包、普通器械包、一次性引产包重新组合,一台非同寻常的“小手术”的开始了。
紧张的半个小时过去了,手术成功了,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实施手术的医师田彬说:“这特殊的情况下,我也有一丝紧张,一个小小的疏忽和闪失,都有可能给病员的生命带来危险。”田医生疲倦的神情中透露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大爱与责任。
繁重的工作,恶劣的环境,很多队员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及指端发绀等症状,护理医生李素英等队员的高原反应尤为严重。医疗队得知情况,立即命令李医生休息。但李素英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多收一名病员,多出一趟车,就能挽救更多受灾的生命。她咬牙继续坚持工作。 “李素英等医生利用休息时间,教会我们护士封管技术,静脉留置针穿刺,健康指导等医疗技术,很感激她们!”炉霍医院嘎院长说。
“一名叫希拉绒布的9岁小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素英说,“小绒布在玉树人民医院做的阑尾切除手术,刚拆线两天就发生地震,过度的奔跑,切口裂开,并有严重的感染,第一次见到小绒布时下床都已经很困难。”
李素英虽然不通藏语,但真诚的眼神和通过“通师”翻译的鼓励的语言,终于让小绒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始主动与人沟通。离别的时候,小绒布用李医生教会还有些生硬的汉语,倚在医院大门上,依依不舍跟大家说“再见”。
藏区患者的亲人一见到戴有简阳抗震救灾医疗队袖标的医生、护士就会翘起大拇指;两名不知名的姐妹连夜做了一大袋“果子”送到医疗队;病员家人为全队医务人员敬献哈达……尊重与信任,祝愿与感恩,理解和友情,深深烙在每个简阳抗震救灾医疗队员的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