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人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3|回复: 0

雄州大地展风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2 08: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60年光荣历程,60年沧桑巨变;
  从十年九旱,到自流灌溉;从温饱不保,到粮油百强县;
  从以制糖为支柱产业,到助推神州飞船升天……60年来,简阳经济建设与共和国共同发展、壮大!

  关键词
  新 生
  1950年1月1日,简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1952年,成渝大动脉贯通,结束了简阳没有铁路的历史。解放以后,简阳的道路交通建设始于重建毁于战乱的万安桥又称北门桥,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桥,曾多次重建;1950年重建后命名为解放桥,以此标明新时代的开始。半个世纪后,因发展需要,这座有着古老历史的桥梁于2003年再次重建。
  1966年,第一座沱江大桥建成。40多年后,沱江一桥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严重受损,重建工作于2009年开始。沱江二桥、沱江三桥,分别于2002年、2007年建成通车。正在建设中的沱江五桥,预计今年底通车。
  1955年,全县第一条乡区公路——简阳至禾丰公路建成通车。乡区公路从无到有,相继建成简云路、简三路、绵镇路、江三路、石养路、石三路等通乡公路。
  1952年,国营简阳糖厂建成投产,标志着简阳新兴工业的起步。在此后的20多年中,制糖和酒精——这“甜蜜醉人”的产业,成为了简阳工业的支柱;糖厂,简阳第一个上规模的国字号企业,一枝独秀扛起了简阳工业的大旗。上世纪70年代,空分、空压、川拖、沱江工具厂相继建成,奠定了制造业的基础,改变了简阳工业的格局,对国民经济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197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为解放初的4.8倍;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解放初的不足2%,上升至20%左右。
  1955年,简阳成立第一个集体农庄——解放集体农庄,全面开展粮食“定产、定购、定销”工作,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1978年,土地包产到户,还农民耕作自由,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解放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简阳农业的全部使命就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关键词
  变 革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简阳开始了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道路。
  土地承包到户——由此开始的农村改革,叩响了改革的大门,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彻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五年后,全县农业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5亿元,较1970年增加了80%;简阳也多次荣登全国粮油百强县。
  中央连续下发6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生猪补贴、农机具补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调整产业结构、激发农业自身活力,实行产业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创新“六方合作+保险”机制,把生猪生产各有关环节有机连结,简阳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益的畜牧业发展路子,开始了一场迈向现代化农业的积极探索。川娇、东湖等龙头企业组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集中发展,建立起了生猪产业“三级良繁”体系。一批以五友、瑞益为代表的养殖型龙头企业,以精华、乾坤为代表的饲料兽药生产型龙头企业集群发展,为畜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20万户农户,20个龙头企业合作联结,开创了简阳畜牧现代化的新局面。简阳,这个昔日的全国生猪百强县,再现勃勃生机。
  平泉镇杨家寺村村民以自家土地入股,加入蔬菜合作社,实现了身兼股东和雇工双重身分。土地流转,集约化生产,改变了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创新专合组织模式,做强特色农业基地,带动千万农户实行产业化经营。简阳现代农业建设初见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
  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体系、创新模式;先易后难,试点示范,划片划线,分批实施,简阳走出了一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发端于农村,工业则成为了这场变革最前沿的经济领域。
  曾经辉煌的国营企业,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几经沉浮变迁后,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于2003年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国有企业体制不顺等一系列问题相继暴露,全县多数企业陷入困境,简阳工业经济一度进入低迷时期。推倒围墙搞改革,打破界限抓重组,简阳全面实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空分集团,雄居国内行业第二把交椅,助推神六、神七飞天;
  银翅空冷器,囊括了全国90%以上的石油空冷工程业务;
  小巨人南格尔,在医疗医药领域里添补了国内多项空白;
  港通医疗器械,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备受国内外客户青睐;
  海达轮胎,成为多个知名品牌汽车的首选装备……
  玉兰纺织、明剑服饰,畅销东南亚各国;
  若男挂面,可卜尔饮业,把本土农产品搬进了国内各大超市;
  深化改革、加速技改、品牌兴企、完善体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一大批股份、私营企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从此,简阳工业,实现了以国营、集体企业为主向私营企业为主的转型发展,昔日的一枝独秀变为百花齐放。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凝聚力量。“工业强市、环境兴市、项目带动”三大战略一经确立,便得以快速持续推进。
  启动工业园区建设,引来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生命力强的企业。2005年至2009年,简阳市工业园区共引进外来投资企业84户,累计投资达24.3亿元。园区加速了产业集聚发展,以机械制造、橡胶化工、纺织服装、药业器械、食品加工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占领了简阳工业经济的大半壁河山,形成支撑简阳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快速扩张的战略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同工业、农业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同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简阳第三产业也在经历着深刻变迁。作为文化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双重载体,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已成为简阳塑造城市对外主题形象,打造旅游品牌,振兴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浓墨重彩的大手笔。“以特色办节、以节促发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运作”。简阳好戏连台节庆不断、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一个行业众多、门类齐全、各种经济形式和业态并存的商贸服务业体系逐步形成。
  关键词
  突 破
  从打通龙泉山,建设快速通道,到经济融入成都,实现跨越发展——区域合作,这是简阳发展史上一个集聚各种优势、具有非凡意义的突破!
  2005年,简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三先发展”目标,在全省丘陵地区率先提出了“融入成都竞先发展”这一概念;“三先发展”,并非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三篇文章”,并非只是写在作业本上的文字;经济融入成都,也并非只是源自美好愿望的空想。四大工业园区承载力不断加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五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工业总产值三年翻番。三篇文章,内涵丰富,卓有成效。
  2008年,简阳全市GDP达到143亿元,总量列全省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第一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列第二位。该市被列为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示范市,被评为“三农”工作先进市,连续5年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
  新农村一步一景。“两椒一桃一草莓”规模壮大、特色凸现,六方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创新,生猪产业步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建设卓有成效。
  两湖一山开发纳入省政府新五大精品旅游规划,以成资旅游快速通道开工建设为标志,迈出实质性步伐……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价值更加明显;谋求区域合作发展的步伐也随之加快。
  2008年4月,成都、资阳、龙泉、
简阳高层频频互访,最终就两湖一山开发、工业发展区建设达成共识。2008年5月,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建设合作协议正式签订,各项工作正式启动。区域合作的标志性工程——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起步区建设,终于尘埃落定。经济融入成都,终于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子。500亿产值的宏伟目标,100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以及穿越龙泉山的龙马大道,构成了园区的总体轮廓,勾画出了简阳融入成都的宏伟蓝图。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区,而是一个新的高地,一个历史性机遇点,是全省区域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按照工业发展区管委会的时间表,3年内,园区开发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00亿元;远期可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00亿元。
  今年上半年,简阳实现GDP78.2亿元,同比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增长56.99%;引进到位国内资金36.4亿元,增长53.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6亿元,增长8.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2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72元,增长9.7%。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简阳人论坛 ( 蜀ICP备07502275号-3 )

川公网安备 51200002000214号

GMT+8, 2024-12-23 20:27 , Processed in 0.26897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