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人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2|回复: 1

记三岔镇环湖路义务扫路老党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7 09: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提起简阳市三岔镇环湖路,那里的人们都会把它和一位九旬老人联系在一起。因为4年来,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季,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老人都会准时出现在环湖路上义务清扫路面。
  这位老人就是汪林炳,一位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
  受人尊敬的“汪大爷”
  怀着对汪林炳老人的无限崇敬之情,8月20日下午,记者专门赶到三岔镇探访他背后的故事。
  老人住在三岔镇国兴街,这是一条僻静的老街,随处可窥见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听说有记者来采访老人,邻居们纷纷端着饭碗走出家门,对记者说道“汪大爷扫路那么多年,你们记者应该好好报道报道”“汪大爷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面对邻居们的称赞,老人显得很平静,认为自己并没有做什么。
  汪大爷的老家在三岔镇汪家村四组,共有5个孩子,大儿子已经60多岁,在老家生活,如今已是儿孙满堂;二儿子年近六旬,由于身患疾病,生活拮据,至今还是单身一人;三儿子多年前不幸去世;四儿子目前在云南打工;小儿子结婚后在三岔镇上开了一家火锅店。老人现在一个人住在小儿子的两间旧房子里,屋里堆放了许多材料,显得有些狭窄,但在老人的收拾下,却非常整洁。“这些材料都是小儿子开火锅店用的,平时我就帮他守着。”汪大爷说。
  虽然刚从环湖路回来,但老人还是很乐意地带着我们去看看。此时的环湖路上到处都是出来散步的居民,一路上大家热情地向老人打招呼。其实,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老人的名字,只知道大家都称呼他为“汪大爷”,所以也跟着叫了起来。
  环湖路有近2公里长。在与我们闲聊的同时,只要看见路边有垃圾,老人都会弯下身捡起来。路旁有许多带刺的树枝,老人的手也经常被扎伤。
  今年77岁的毛明清婆婆告诉我们,4年来,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她到环湖路锻炼身体都会看见汪大爷忙碌的身影。同样是一名党员的胡泽宣说,汪大爷的举动不仅让人敬佩,更鼓励着他。
  4年坚守只为一个承诺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六点准时出现在环湖路上清扫,下午再做一次保洁,每天工作5小时以上,来回行走7公里多,老人天天这样坚持着,从未间断。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做出这样举动?“我是一名老党员,说话就要算数。”老人说。
  2006年的一天,老人和他的叔伯兄弟在环湖路上散步。当时的环湖路由于杂草丛生,原本可以容纳两三人通行的水泥板路,只能勉强容一人行走。一贯闲不住的老人俯下身用手扯路旁的杂草。“你在干啥子哟?”叔伯兄弟惊诧道。“路不好走,我把两边的草扯了。”老人平静地说。“你这样扯跟狗啃的没什么两样,要弄就要弄像样嘛。”叔伯兄弟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深深地烙在老人的心里。“对,做就要做好,给大家一个方便。”老人随即就通知在家务农的儿子给自己送来镰刀等用具,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环湖路,割起路旁的杂草,整整花了三天时间才干完,高强度的劳作累得老人直不起腰。
  随后的几天里,老人又忙着清扫路面,捡行人扔的垃圾。看着环湖路宽敞干净了,老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三岔湖畔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风景秀丽的环湖路上,有一位佝偻着身体的年迈老人在义务扫路。
  让儿子也加入扫路队伍
  三岔镇政府党政办的徐静告诉我们,除了义务打扫环湖路的卫生,老人还维护着行人的安全,4年来,环湖路没有发生一起因路面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
  由于受三岔湖水长期的拍打、冲击,环湖路有长达20米的路面下的土层被不断冲走,这不仅影响环湖路的使用寿命,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前每次我们跑步经过那段路时,叽叽嘎嘎地响,晃晃的,让人提心吊胆。”毛明清婆婆说。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湖水退去后,他立即挑来泥土,把原来冲走的土层一点点地填满夯实。之后,又到处收集废弃的半截砖头,密密麻麻地砌在土层外面,避免了土层再次流失。“泥土我可以一点点地挑,但是砖头太重了,我就叫儿子来帮忙。”老人说。
  前段时间连续下雨,环湖路旁一颗大树倒到湖里,形成了一个2米深的大坑,行人稍不注意就会掉下去。老人花了几天时间挑了3方土才把坑填上。
  如今,到环湖路休闲散步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没有厕所,一些内急的行人很不方便。于是,老人自己掏钱请人在路旁僻静处挖了一个土坑,用水泥、河沙进行硬化,并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帮忙搬修建厕所的石头。今年7月,环湖路上第一个公共简易厕所建成了——厕所四周用塑料布围起,上面撑着一把遮阳伞,旁边的一棵大树上挂着写有“厕所”字样的木牌,自制的盛水用具里装满从湖里取来的水,供方便后的行人洗手。
  离简易厕所50米处是一个废弃的果园。自从老人来了以后,在里面种上了各种蔬菜,60株梨树也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挂满果子。每当水果蔬菜丰收时, 老人都会把它们送给大家品尝。
  乡邻眼里的大好人
  来到汪家村,提起汪林炳老人,年轻一辈觉得他是一位和善的老爷爷,老一辈人认为他是一位大好人。
  1920年,汪林炳老人出生在汪家村四组一户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寒,他幼年时仅读了一年私塾,之后一直靠种地维生。1950年,他被选为当时简阳县兴隆公社3大队的民兵连长。“当时要造花名册,以前读私塾认的字早忘了。我就叫当文书的亲戚帮我弄,他故意不答应,就跟着学,慢慢地我才认识了许多字。”谈及自己识字的经历,老人记忆犹新。
  1951年汪林炳被调到乡上,先后当过武装部长、乡长、党委书记。1954年8月入党。1958年,他因患关节炎回家治疗。两年后,由于自然灾害,生活资源缺乏,浮肿病遍布乡村,正当壮年的他被安排到肿病医院当了一名管理员。1961年,他无故失掉公职,只好回到乡下老家种地。1985年5月10日,对汪林炳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因为这天中共简阳县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为他办理退职手续的日子。
  至今,汪家村还留有老人的痕迹。在兴隆敬老院生活的80多岁的刘德宽老人以前和汪大爷在一个村里生活。谈起汪大爷过去为村里做的事情,刘德宽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上世纪50年代已经在乡上任职的汪林炳回到老家,见长达几百米的水渠堵塞,他每年都会对水渠进行清淤;1982年,见通往村里采石场的路非常不方便,他花了3个月时间,挑来泥土把路抬高了两三丈。如今,那条路依然为村民们提供着方便,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修建者是谁。汪家村的村干部们告诉我们,虽然老人离开村子已经5年了,但是偶尔还是会听到老一辈们谈起老人的故事。
  三岔镇国兴街的蔡国君大爷和老人是邻居,他们介绍,2005年汪大爷搬到这里后就开始义务为邻居们清扫起这条老街。后来,因为打扫环湖路精力有限才停止的。
  “我要干到走不动那天”
  自从清扫环湖路以来,老人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老人说,这样既可以了解国家大事和党的政策,新闻联播结束后还有天气预报,可以根据这个来判断第二天何时到环湖路清扫。
  老人的身体并不好,左眼已经失明10年了,现在手上还长有瘤子。令人惊讶的是,这么多年来老人从来没有住过院。他的小儿子汪辉忠告诉我们,父亲经常说不要为国家增添负担,1999年他的眼睛视力模糊时,医生说要住院10天,还要花几千元动手术,一听手术只是有可能治好,他硬是回家了。去年有一次患病时,到医院检查一听要住院半个月,他也坚持不治了,说要花国家很多钱,后来还是到三岔镇兴隆场自己花了两三百元买药慢慢治的。“我这两项病可以为国家节省了一万多元钱,我手上这瘤子听说是可以用洋葱慢慢敷的。”老人觉得自己没有因为得病为国家增添负担很是高兴。
  其实,老人的生活并不宽裕,每月领国家发的几百元补贴,除了自己开销外,还要接济患病的二儿子。为了节约开支,老人用的扫帚都是用桉树枝扎成的,几年来这样的扫帚老人不知用烂了多少。
  曾经有人给老人建议,让他找政府要工资,或倡议大家捐资护路。“国家每个月给我发的补贴已经够用了。我扫地又不图啥,只要大家走起来舒服我就乐意,再说我天天坚持扫地,身体也得到锻炼了。”老人朴实地说,“我要干到自己走不动那天。”
发表于 2009-8-27 09: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党员,还是老的好。。。。。。。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简阳人论坛 ( 蜀ICP备07502275号-3 )

川公网安备 51200002000214号

GMT+8, 2024-11-20 10:30 , Processed in 0.05656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