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新中国成立后,在“大上海”边上的“小苏州”,一直以“后花园”般的精巧可人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小苏州”焕发出勃勃生机,日渐变大变强。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1.3亿元,是解放初的437倍,经济总量翻了八番多,年均增长11.5%。2008年全市GDP相当于1949年-1997年历年GDP的总和,苏州日均创造GDP相当于解放初期一年生产总值的4倍。自2002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五位。人均GDP从1952年的126元,发展到超过1万美元,按照国际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开发区从无到有:
17个开发区集聚全市八成以上外资
从1984年昆山自办开发区算起,苏州开发区的发展史还没超过25年,但如今开发区却成为苏州最鲜亮的名片,开发区经济更是成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
原因很简单,苏州是全国开发区兴办时间最早、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17个,它们以不到全市7.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1/2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的地区生产总值、5/6的实际利用外资,对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
开发区是苏州的外资高地。2008年底,全市17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1489家,注册外资10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5.8亿美元。在苏投资的12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410多个项目中,有近90%在开发区落户。全市批准设立的外资独立研发机构的80%以上落户在开发区。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全市总额的60%。
产业层次提升:
从“鱼米之乡”到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苏州自古以来就被称作“鱼米之乡”。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苏州又创造了制造业发展奇迹,工业总量跃升到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 2004年以来,苏州服务业迈出跨越发展的步伐,200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437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五位。
产业层次的明显提升,也极大地支撑了城市综合实力。解放之初,苏州三次产业呈畸形状态,传统落后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基础相当薄弱,流通服务业处于较低层次。 1952年苏州三次产业之比为45.9:24.8:29.3,呈“一、三、二”排列,属于典型农业经济模式。 1957年二产比例超过三产,开启了苏州工业化发展的序幕;1978年二产比例首超一产,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87年三产比例首超一产,标示着苏州的经济发展从基础积累期迈向成长期。 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之比为1.6:62:36.4,与解放初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4.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37.2和 7.1个百分点,经过“农转工”、“内向外”、“量到质”等重要发展阶段,目前苏州奠定了全国加工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生物医药、新能
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2103.5亿元,现在20天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就超过了1949年全年的生产水平。
规模经济壮大:
从小作坊到17户百亿级企业
今年8月,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以1452.32亿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老大。而不久前,沙钢首次跻身美国《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也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草根”民企。
2008年,全市工业百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63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个百分点。同时,超大规模企业数量又有新增长,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41户,其中,超100亿元企业17户。
60年来,苏州经济的品牌实力日趋增强。上世纪80年代初期,苏州曾经出现过闻名全国的香雪海冰箱、孔雀电视、春花吸尘器、长城电扇“四大名旦”。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大批苏州品牌重新出现在国人面前。到2008年为止,苏州共有63个中国名牌产品,品牌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2006年苏州被评为全国品牌经济城市。 2007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宣布“波司登”羽绒服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