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细数30年中国婚恋观变迁
“情人节”将至,“创意”与“爱意”兼具的情人节商品和活动纷纷亮相,为商家赢得商机的同时,也为情侣们营造甜蜜温暖的节日气氛。图为上海一家花店推出的情人节花朵盆栽。刘颖摄
“2·14”情人节又到,在鲜花、巧克力价格再度上涨的甜蜜氛围中,爱情喧嚣过市。爱是什么?不同受访者向记者讲述的自己恋爱经历,呈现了一部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年轻人婚恋观的变迁史。
80年代:
从“介绍对象”开始的自由恋爱
“在我们那个年代,爱情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53岁的长沙市民王光仁告诉记者。冲破10年禁锢的改革开放之初,爱情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既向往又害怕。在当时,“介绍对象”是爱情萌芽的最普遍方式。
“到了适婚年龄,不少单位里的热心人就会撮合般配的年轻男女。”王光仁说,“选择对象不会过多考虑经济条件,而主要是看出身、阶级成分,对地主、富农、工商业出身的年轻人还是有一点偏见,军人、司机是当时非常好的择偶对象。”
也有在生活中暗生情愫的,比如在当时“爱好文学”就是很值得男女青年为之动心的素质之一。私下递上一封浓情蜜意热情盎然的情书、互诉衷肠的书信交流,就是最“罗曼蒂克”的事情。
20世纪80年代的情侣们也不敢公然成双成对出现。“在街上或者公园约会,因为怕熟人看见,总是一前一后地走。”王光仁说。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当时结婚最普遍的“三大件”。
90年代:
“感情”遭遇“物质”
20世纪90年代,爱情便开始变得落落大方。比如,新进厂的年轻工人开始公开谈恋爱,在厂区散步时也会自然地拉起手。电影中那些曾被视为大胆的拥抱和亲吻,在街头巷尾也会看到。人们开始主动追求爱情,爱情被挑开了扭捏的面纱。
生活逐渐富足,感情瓜熟蒂落之后,有些年轻人开始大操大办婚礼。“当时就觉得,穿上洁白的婚纱走上红地毯是特别浪漫的事情,在婚前去照相馆拍婚纱照是非常时髦的。”在42岁的张辉搬出的华丽相册上,记录着夫妇俩新婚时的甜蜜笑容。
随着家用电器的兴起,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成了这一时期结婚必不可少的三大件,家具和金银首饰也在婚礼前的准备工作中亮相。
随着经济发展、“万元户”不断诞生,情感需求迅速膨胀的同时,功利和金钱的价值观也越来越浮躁,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物质”被人们看好,那些虚的、表面上无用的“感情”因素渐渐退出。
“社会上涌动着对事业成功和发财致富的冲动。对不少女孩来说,婚嫁似乎变成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效的改变命运的手段,嫁个富翁开始成为不少女孩的梦想。感情似乎没有那么纯粹了。”张辉说。
21世纪:
要面包也要爱情
跨入21世纪,婚恋则开始真正进入一个完全自由、价值多元的时代。爱情没有固定形式,一见钟情、青梅竹马都可,网恋、姐弟恋、异国恋层出不穷,“闪婚族”“试婚族”“丁克族”并存。在这个忙碌竞争的年代,稍一蹉跎就被“剩下”了。
现代爱情以“快餐”“速配”的方式在高速发生。“六人晚餐”“八分钟约会”“万人相亲大会”……当拜金女高声呼喊对“票子”“房子”“车子”的崇拜时,当打工者在大城市为了生活拼搏时,有人绝望地声称“不再相信爱情”,也有人仍为最单纯的心动在奋斗。
虽然网络上形容“这是一个最感性也最理性的时代”,但爱情仍以各种形式在发生,大家用各自喜欢的方式度过情人节。“早上起来的时候,为他煎个鸡蛋倒杯牛奶做早餐。坐公交去上班,用电子邮件写一封情书给对方。下班后一起散散步,在人海中紧紧握住他的手。”“没有玫瑰,只要有你,就是幸福。”……不少网民在论坛上晒着自己的情人节计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