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菊花烂漫时
一个初寒料峭的冬日,当我们踏进一片种满非洲菊的大棚,一朵朵烂漫盛放的非洲菊映入眼帘,心底顿时涌上阵阵暖意。花丛那头,李其昌笑逐颜开:“我有12个大棚,13000多株花,每月大概能收入20000余元,比起打工来,还是土地能出金子!”大棚中,一丛丛依然昂首怒放的菊花印证着他的话。回家:带着创业的梦想
简阳市玉成乡以羊肉汤闻名,世居于此的李其昌却没有因此而发家致富。与许多同龄人一样,到了能担当之年,他便背上了打工的行囊。
这工一打便是数年,“我时常想,不能就这样一辈子,人还得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梦想。”
不甘于打工挣钱的小李,终于在上海闻到了花香。那时,房东家种植着3、4百亩非洲菊,在上海非洲菊可用于桑拿洗浴、工艺菜、开业、婚庆、会议、观赏,用途多、用量大,房东的非洲菊总是供不应求。
小李是个有心人,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帮房东种花,帮忙的同时学习种植技术。由于是三峡移民,对自己的家乡人有着特殊的感情,房东并不吝啬自己的技术,手把手的教给了他,并主动帮小李租地,要他在当地种植。
“农民工在外地虽然能挣到不少的钱,但始终是要回家乡,而且我回来,可以让像我父母一样的群众有一个挣钱的地方。”想着小时候父母因为没有技术不能外出打工,家里只能靠种点粮食过很辛苦的日子,2009年小李带着菊花的芬芳,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创业:迎着温暖的阳光
创业的路,坎坷不平,但是,小李却感动地说,我是迎着温暖的阳光一路走来的。
初回家乡,能租到的土地东一块、西一块,没有办法建大棚、集中铺设水利设施。村组干部了解后,主动到他家了解需求,挨家挨户的去做工作,终于为他争取到一块平整的好田地。
由于四川花卉大棚少,小批量的生产成本很高,当地买不到建大棚的材料。组长陪他一起去成都建材市场找,毒辣的太阳晒晕了老组长,却并没有阻挡老组长的脚步,在小诊所苏醒过来后,又带着小李跑建材市场、跑加工厂。终于有家民营企业作为同情愿意为他生产专业的花棚材料。老组长黝黑的脸呵呵笑着说:“庄稼人不怕太阳,就是娃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我心里着急。”
租到了土地,建好了大棚,小李把从上海带回的别人种了3年丢弃的老苗,在家乡的土地上进行试种,功夫不负有心人,非洲菊在阳光相对稀少的四川顺利成活、出花。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小李又出现了新的困难。资金不足,不能扩大种植,技术不能因地制宜,花卉品质不高。怎么办?村长带着组长找到了乡党委政府,经过乡上的多方联系,引进了米易通基渔业有限公司为小李提供资金,请来了四川农业大学的花卉专家为小李指导技术。
“没有他们的热心帮助,我的菊花不可能开得这么鲜艳。” 站在美丽的花丛中,小李诚恳地说。
圆梦:点亮致富的希望
为了扩大种植规模,李其昌租用了本村8亩土地,每亩租金1000元,比当地每亩300余元的土地租金高了两倍多。 “都是邻居,我肯定要让他们分享我的致富成果,如果我在意这点钱,当初我就在上海种了,上海的租金每亩也才800元,土地气候条件、销售环境也都比这里好!”
小李现在聘请8个人帮他种植,这8个人都是不能外出的中年以上农民,平均每人每天可获得22元左右的收益,还可以学习种植非洲菊的技术。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小李了解到,四川市场的非洲菊95%以上靠从昆明空运过来,运费1角/朵,成都市三圣花乡所有的鲜花均从昆明空运,是一个需求量大、需求稳定的海量市场。
“四川种(非洲菊)的少,市场前景很好,我打算免费向村民提供技术,带动本村农民共同种植非洲菊。我还要成立合作社,发展他们种,回收帮他们销,自己在花卉批发市场开摊做批发,让大家都富起来。”小李的话自信而有力。
菊花开了,芬芳一片。在冬日的暖阳中,小李的新的圆梦计划仿似在我们面前铺展成一片非洲菊的海洋,金色的海洋…… {:5_171:} :lol ;P {:2_40:} 什么飞机 我也想创业,,求项目,。。。。:lo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