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锅 发表于 2010-4-13 11:47:07

我见到了苏童

喜欢读苏童作品的人很多,钟爱苏童小说的女性朋友们更是数不胜数,我也算广大“粉丝团”中的一员。
  4月7日,自己以资阳媒体记者的身份来到简阳三岔湖对“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进行采访报道,在这个以众多文学圈里名人名家齐聚的活动现场,我十分幸运地见到了自己最崇拜的作家苏童先生,于是一场精彩的“追星”闪亮登场……
  平日里很低调地“标榜”自己为80后文学女青年,从追溯卡夫卡的荒诞派写作开始到迷恋中国先锋派作家作品。依稀记得,自己对于苏童的认识和了解还是从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的。后来渐渐地读了他的很多作品,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女性系列小说。细腻而敏感的个性、浪漫主义式的不加节制的抒情风格,笔下的女性或癫或痴,或喜或狂,无一不在读者的心中对其生出深深的认同情感。在苏童那里,一旦女人与女人相遇,精彩的戏剧就开始上演了。
  或许是个人观点片面认为,在新时期几乎没有多少男性作家在刻画女性的潜意识心理描写方面能超过苏童。因此在大学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以苏童《妻妾成群》为解读范本,一篇《男权社会里女性悲剧命运的演绎》的毕业论文洋洋洒洒一万余字将我对苏童作品的热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写到最后我不得不感叹苏童不愧为女性的知音和洞察者。
  当天去三岔湖的路上,我才方知偶像苏童会参加此次的颁奖典礼,因而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积极“请缨”要求采访苏童。写毕业论文时曾在资料中看见过苏童的模样,来自江南水乡的他有一张圆脸,眉目清秀带有书生的稚气。或许由于自己看他女性系列小说比较多,自我感觉他或许比普通男人还多了一份脂粉味儿。为了避免在采访中出现纰漏,于是我赶忙掏出手机上网,对苏童其人其作再次进行了一番“复习”。
  中午12点,文学沙龙座谈会结束。利用短暂的饭前休息时间,我勇敢地冲进饭厅找到苏童先生。在礼貌地征求他意见后,他同意了我聊天似的采访,不过时间限定在5分钟之内。我先是迅速表达了一番对他的仰慕之情,然后随话锋转移,攀谈上主题。从对资阳三岔湖美景的直观印象谈到了接下来他文学创作的最新打算。浑厚而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娓娓道来,语言简洁精炼而不失幽默。时间宝贵,于是我采用录音笔记下了他的一字一句,以便集中思路,用语言和眼神与苏童先生进行交流。站在我身边的苏童,有着一张温和而受看的脸,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他,潜藏着一份细腻和又含着诡秘的洞察力。
  “受兴趣影响,我自己不太喜欢您写的新历史小说系列的作品,所以《碧奴》我迟迟没去看。”
  “没关系,不过有机会建议你去读读我的最新佳作《河岸》,它是目前我最满意的一部作品。”苏童语气平和地说道。
  时间短暂又匆匆,采访完毕,在本人真诚的恳求下,苏童在我的采访本上留下亲笔签名:“资阳的读者,向你们问好。苏童2010.4.7”。亲眼见到了最喜欢的作家,还得到了他的“墨宝”,幸福之感差点让我这个“铁杆粉丝”当场眩晕!
  下午的颁奖典礼上,苏童正是凭借自己的《河岸》获得最具分量的“2009年度杰出作家”奖。主持人话音刚落,没想到一贯娴静的我从椅子上跳起来,拿着相机便从后排记者区一路奔到领奖台下对着“偶像”一阵狂拍。随后是简短的新闻发布会,我再次追随“偶像”,聆听其它媒体对苏童的采访提问。或许是自己兴奋过度,提问中产生口误“苏老师,你是我最忠实的崇拜者……”“哈哈哈……”屋子里发出善意的笑声,“小姑娘你也很幽默哦”,苏童也爽朗地跟着笑起来。
  目光透过作品中的文字,定格于现实——这就是苏童,一位亲切、随和、帅气、内蕴的先锋派作家。如梦、如幻、如影、如形……

零辰等你 发表于 2010-4-13 11:50:12

什么哦 我来哈第一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见到了苏童